日射纱窗风撼扉,
香罗拭手
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
寂寞,碧鹦鹉对红
蔷薇。
日光洒在纱窗上,微风拂过,窗子轻轻
摇动。空旷的屋子里,独自以罗帕拭手,窗外春将近,花事了。步
入院
中,回廊四合,
寂寞涌现。孤单一
人无伴,只见蔷薇
花开灿烂,只闻鹦鹉
学舌之声。而蔷薇谢后,
春天也就过去了,正如
青春流逝,
无可奈何;只闻鹦鹉之声,
却不见当年之人。
这首
抒情诗写的是空闺
少妇的
怨情。
同类题材在唐人诗中并
不少见,如
王昌龄《
闺怨》
就是著名的
一首:“闺中少妇
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
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末句点
明离愁,是直抒
其情的写法。
可是
此篇《日射》却不一样,它避开正面
抒情,没
有一个字涉及
怨情,
只是在那位闺中少妇
无意识地搓弄手中罗帕的动
作中,微微逗露那么一点儿
百无聊赖的
幽怨气息。整首诗致力于用
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一、二句“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描写春景。映射于纱窗上的明媚
阳光、撼响门扉的风及院子里
盛开的红蔷薇花,都表明
季节已进入
春光逝去的
初夏。三、四句“回廊四合掩
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描写女
主人公仍置身于空寂的庭园中,重门掩闭,回廊四合,
除了笼架上栖息的绿毛鹦鹉,别无伴侣。人事的
孤寂寥落与
自然风光的生趣盎然,构成奇异而鲜明的对比。作品尽管
没有直接抒述
情感,但将足以引起
情绪活动的种种景物和整个环境
再现了出来,也就不难窥测主人公
面对韶华流逝
伤感索寞的心理,通篇色彩鲜丽而情味凄冷,以丽笔写
哀思,有冷暖
相形之妙。这种“尽在不
言中”的表现手法,正体现了
诗人婉曲达意的独特作风。
创作背景
李商隐一生创作了许
多无题诗,不少
托物寄慨,寓有深隐之意。这首诗诗旨
是否别有所属,后人也有不同说法。
李商隐守母丧期间移家永乐县的
时候,
李商隐自述此时“遁迹邱园,前耕后饷”或许因“怅恨失职居家”(叶葱奇《
李商隐
诗集疏注》)与朝廷相隔而寥落
寂寞,于是以诗
寓意,创作此诗寄托身世之感,如此只作聊备一说而已。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
长诗歌写作,骈
文文学价值也很
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
人之一,和
杜牧合称“小李
杜”,与
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
诗文与同时期的
段成式、温庭筠
风格相近,且三
人都在
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
新奇,风格秾丽,尤其
是一些
爱情诗和无题诗写
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
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
总爱
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
不得志。死后葬于
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展开阅读全文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