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星云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和诗歌一样,它是我们华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更喜爱精美绝伦的词,因而爱上了《人间词话》。
 
在细雨纷纷的暮春,最惬意的莫过于手捧书卷,憩于窗棂之旁,沏一壶香茗,享受极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书在怀,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细品《人间词话》,让灵魂在古词中得以冲涤,然后缓缓地,带着清新的心情,让蛰伏的心灵重新焕发活力。
 
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个词语,也是全书的核心。&ldquo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rdquo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
 
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ldquo西风残照,汉家陵阙&rdquo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ldquo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rdquo&ldquo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rdquo的慨叹?
 
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ldquo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rdquo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ldquo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dquo的幽怨之曲?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种:&ldquo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rdquo。此境虽过于平直,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
 
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气象取胜,无大胸襟,大豪气难以为之。&ldquo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rdquo、&ldquo西风残照,汉家陵阙。&rdquo是也,读罢令人神清气爽,胸襟开阔。
 
&ldquo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dquo此境虽有些柔弱,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性情取胜,无细致的感受,痴迷的情怀难以为之。
 
&ldquo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rdquo、&ldquo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dquo是也,读罢令人柔肠百转,缠绵悱恻。
 
此二种境界易造,古诗词中出现也最多,若论造境之难,之高妙当在第三种境界&mdash&mdash&ldquo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dquo。
 
此境之妙在于&ldquo顿彻&rdquo,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ldquo灵性&rdquo二字可当之。凡含此境之作必为神品。&ldquo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dquo、&ldquo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rdquo是也。
 
造境之种类有三,造境之法却只有一个&ldquo真&rdquo字。&ldquo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rdquo。
 
欲成大事者,必须下定决心在自己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ldquo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dquo--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是的,成功的灵感是一个不速之客,它永远在不经意间光顾,如电光乍现。然而将这句话细细品呷,仿佛又能读出一种超脱成功的喜悦,透着一丝智慧的禅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