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秀美,尤以山峰为胜,当踏上庐山时,山水毓秀的空气扑面而来,心中的疲惫感顿时无影无踪。山峰高耸,奇嶂重叠掩映,高高低低各不相同,树木丛生,山峰在云雾中更显得神秘。潺潺的流水犹如乐章,夹杂着山间鸟鸣兽吼,宛若人间仙境。
拾级而上,景随路转,来到了庐山一处山峰,没有接近时感觉山峰虚无缥缈,仿佛有仙人居住;雾气妖娆,又似美女的一层薄薄的面纱。叮咚的山泉水,好像那清冽的泉水近在眼前一般。
站在山峰下,停住脚步。一处古老的石碑上面,书写着“西林壁”三个古朴的大字,沧桑的气息,令人顿时充满敬畏之情。西林壁是经过人工开凿的一片石壁,上面留有历代文人的书法文章,古韵十足。
近在眼前的是山,远在天边的也是山,同是一座山,我却看不懂。远处山的悠远,不可琢磨,近处的人文气,古老的沧桑孕育。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浑融,无迹可寻。呵,希望我在山中啊!
题西林壁扩写(二)
金秋时节,晴空万里,苏轼与他的父亲、弟弟、妹妹一同去秋色宜人的庐山西林寺游玩。苏轼与他的家人来到庐山。苏轼他们下了马车,迫不及待地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仿佛来到了天然氧吧一般。苏轼举目四望,只见山峰一座挨着一座,连绵起伏:像一只只绿色的小绵羊;又像一条青绿色的蛟龙;更像一个个披着面纱的仙女,一阵风微微吹过,仙女就翩翩起舞。苏轼牵着年迈的父亲,与弟弟妹妹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地前行。
一中上参天古木,郁郁葱葱。银杏树似乎在扇动着金黄的叶子,枫树叶火红的脸蛋,好像在欢迎苏轼与他家人的到来。小溪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叮咚——叮咚。”时而快,时而慢。又走了一阵子,苏轼看了看庐山,突然奇迹出现了——苏轼看见了山峰的新面目!刚才连绵不断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它们直插云霄,有的山峰像把利剑,有的像嫩绿的竹笋……
怪石嶙峋:有的怪石像一个桃子,有的像老人头,还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雏鹰……让苏轼觉得走进了梦幻一般的仙境。苏轼诗兴大发,与家人快步来到西林寺,从包里拿出笔墨,在西林寺的壁上写下一首诗: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与家人游玩一日,尽兴而归。但这首吸引着许多人来庐山游玩,欣赏景色,诵读古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